1. 首页 > 新鲜事

脱离元宇宙虚拟人不过是“数字打工人”(未来数字世界的虚拟人似乎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神秘)

图片来源@请注意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提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超过110亿大关。在学术预测中,这是地球人口的巅峰人口的巅峰,然后人口将逐渐减少。此消彼长。“未来虚拟人数将是人类的10倍”,在人工智能“小冰”虚拟人似乎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小冰的话,因为TA是虚拟人的一员。但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一点。“族群”逐渐渗透人类生活。衣服,虚拟主播在直播间接待你;食物,虚拟代言人推荐汉堡包;住,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虚拟员工获得了最佳新人奖;是的,虚拟人已经成为热门车型。总之,元宇宙的东风在过去的两年里逐渐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虚拟人物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但每个人都知道虚拟人,却不知道虚拟人的真面目。客观来说,绝大多数看热闹吃瓜的人对虚拟人的认知只停留在字面上。是时候向虚拟人发出灵魂三问了:你是谁?从哪来?去哪里?熊出墨请注意他们是人吗?虚拟人是什么?这是第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该行业仍然很难找到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中信证券在工业研究报告中将虚拟人分为个性和实用两类,中国媒体大学媒体整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为身份、服务、表演三类,天丰证券强调虚拟人、数字人、虚拟数字人三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道理,共识未能达成。那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来看看当下正活跃的虚拟人都“长”什么样子:首先是电商直播间的虚拟人物,一个人物形象站在舞台前,背后其实是一个智能客服系统。原本与客户的文字交流,现在已经从虚拟主播的口中说出来了。如果你问更多的问题,你会发现这种虚拟人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机械交互。?其次是短视频和广告中的虚拟人,比如虚拟人圈的顶流刘,前段时间为麦当劳拍摄广告片的希加加。他们经常出现在制作完成的视频作品中,与剧情外的互动基本为0。?最后,真人的双胞胎虚拟人,即实时映射虚拟世界中的人类,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一样,从虚拟和人的角度来看,最接近虚拟人的真实形式。市场上的大多数虚拟人都跳不出三个类别。基于此,我们对虚拟人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们具有拟人化和虚拟化两个基本特征。相应地,诺亦腾在国内动作捕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联合创始人,CTO戴若向熊出墨说,行业谈虚拟人时,一般会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有没有中间人,二是最终成品是实时还是后期制作。”这延伸到技术层面。这个概念起源于日本,指的是虚拟人背后的操纵者。虚拟人的群像可以通过中间人的动作捕捉、表情捕捉、语音驱动等不同实现方式进一步细分。戴若表示:“中间人的虚拟人可以进行相对复杂和及时的互动行为,而依赖状态机合成动作、合成表达或人工智能合成动作的虚拟人更多地用于低频互动客户服务,如阅读和播放虚拟新闻锚。”在第二个维度上,虚拟人的实时渲染和后期制作也是技术路线的差异。前者强调及时的虚拟映射,后者是影视制作过程。按需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例如,刘夜熙通常在短视频中主阵,通过情节内容强化虚拟人的身份标签。当一些活动需要互动时,她也会来到现场,不久前她和莫言同台。因此,就像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被分为不同的种族一样,虚拟人之间也有明显的界限。最典型的区别是,有些虚拟人真的是人,有些不是人。火虚不虚?面对虚拟人的新兴“族群”,不知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前面提到的是,以电商直播间虚拟主播为代表的虚拟人,只是在熟悉的东西上披上了一副全新的皮包,让人觉得陌生又熟悉。事实上,其他类型的虚拟人也是如此。例如,刘夜熙和希加加与特效电影中的阿凡达、阿丽塔等角色相似;由动作捕捉和其他技术驱动的双胞胎虚拟人不可避免地会让人它iPhone的Memoji功能。来自未来数字世界的虚拟人似乎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神秘。而这也是虚拟人虚火过旺的表现。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2021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62.2亿元,带动1074年试产规模.9亿元。预计到20215年,两组数字将分别扩展到480.6亿元和6402.7亿元。大到千亿,不乏浑水摸鱼的人。比如戴若认为,“后期生产,产出完全没有互动,目前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虚拟人。其实他们的产出方式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是现在各种技术都比较完整,生产也比较快。”一位影视从业者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可以在剧本中刻画任何角色,虚拟人或外星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着火。”刘所属公司创一科技透露,该团队为刘投资了100多万元,共有160多人为她服务。柳夜熙这个IP背后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制作团队。虚拟人包装费心费力的原因只有一个目的——商业价值。例如,在过去的两年里,一些娱乐公司花了很多钱来建立虚拟偶像,因为与真实偶像相比,虚拟人不会变老,他们可以同时无限期地分开做很多工作,不用担心他会崩溃,更不用说与公司发生合同纠纷了。B自2018年虚拟主播,自2018年虚拟主播版块开通以来,在该领域频频出售。2019年,通过收购上海和念获得虚拟偶像顶流洛天依,并于2022年初收购了另一家专从事虚拟偶像运营的公司。虚拟主播和虚拟员工也是如此。国内一家提供虚拟人定制服务的企业高管表示,他们公司的虚拟人员已应用于直播电子商务、节目直播、在线教育、影视内容制作等场景,“虚拟人可以说是完全归公司所有。”“虽然熙的公司虽然说不走虚拟偶像之路,但其实还是在做。IP经济。而且,真人要和MCN分享,虚拟人的收入属于公司”,业内人士表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虚拟人的服务群主要是b端客户。无论是品牌聘请代言人,公司都会培养虚拟偶像,IP,或者活跃在屏幕上的新闻主播,带货主播,虽然虚拟人的受众集中在C端,但幕后为虚拟人买单的都是B端企业主。为B端创造价值,但C端观众的体验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甚至在某些场景下也不如真人。例如,一些淘宝店直播室的虚拟主播,商家24小时不停播,但对于用户来说,虚拟主播就像一台无情的阅读机,无法个性化地回答消费者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能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虚拟人的火还能烧多久?与元宇宙有什么关系?“假如说元宇宙是数字化的终极形态,虚拟人就是人的数字化。”虚拟人类工业从业者普遍认为,虚拟人类相当于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当人类移民到元宇宙时,虚拟人是每个人的数字分离。按照这个逻辑,虚拟人应该以元宇宙为基础,但现在显然是元宇宙,虚拟人先行。架空虚拟人已经开始,当元宇宙甚至还没有形成雏形时“在线接单”,甚至创造了1000亿的市场规模。依然要归结为虚拟人在C端用户的价值难以落地。刘夜熙一夜之间增加了数百万粉丝,两个月的粉丝规模超过了数千万。毫无疑问,他在元宇宙的风口下充分享受了流量红利。成为麦当劳新产品代言人的百度虚拟人希加加,是品牌看中了元宇宙的人气,进而将营销活动倾向于虚拟人。正如前面提到的,目前的活动仍然停留在B端客户。虚拟人只是企业花钱买的“数字打工人”。报告中提到的6402由虚拟人驱动.7亿元的市场规模是虚拟人在B端的实现。一方面,虚拟人参与商业活动是传统的IP通过虚拟人和元宇宙的热度,实现模式扩大了粉丝的规模,然后通过品牌推广实现。去年5月走红AYAYI,第二个月,我收到了一线品牌的邀请,并成功加入阿里巴巴。商业活动不断。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虚拟世界的前任洛天一与品牌联动报价约150万元,代言价格达到1000万年,出场费不亚于真人明星;另一方面,艾媒体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物形象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使虚拟锚、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产生市场机遇。元宇宙的建成是从B端到C端的硬门槛。在元宇宙风口下,虚拟现实产业进入C端消费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比如诺亦腾的入门级动作捕捉产品,每次迭代都变得更加小巧轻便,一些业内人士已经将其视为消费品。再比如国内在虚拟现实领域坚持多年的企业STEPVR,元宇宙概念兴起后,最近推出了一款连接元宇宙的入口级新产品,直接面向家庭用户。IDC2021年全球产业报告显示AR/VR头显出货量达到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1095万台,突破了行业年出货量1000万台的重要拐点。IDC强调2021年是AR/VR2016年以后,头显市场再次爆发。一派欣欣向荣,但不容易。在《头号玩家》中“绿洲”以头号玩家展示的场景为例,硬件层面需要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设备,软件层面需要构建“绿洲”所代表的全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元宇宙生态。与元宇宙概念提出者尼尔·史蒂芬森的描述是一致的,这是一个真正能让人们生活在里面的数字空间。客观地说,现阶段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水平还是比不上《头号玩家》和《雪崩》的设定。因此,公众对数字世界移民的共识无法形成,虚拟人流行的土壤也无法谈论。虽然虚拟人经常出现,但真正融入大众生活还是要等很久。至少,在元宇宙形成之前,那一天不会到来。因此,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虚拟人员很难直接用于C端。产业链上游的工具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仍然主要是B端。”最后你是谁?从哪来?去哪里?回到灵魂三问的开头,答案已经清晰了。谁是虚拟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是我们每个人的数字分离;现阶段活跃的虚拟人从何而来?他们更多的是风口下商业活动的产物,就像虚拟工人一样;虚拟人最终要去的地方是元宇宙,它不知道在哪里。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没有人能否认虚拟人和元宇宙所代表的数字趋势,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虚拟人和元宇宙的发展路径是否偏离了想象中的数字未来?若路走偏,何时回到正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本文来自“请注意熊出墨”,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熊出没请注意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提到,本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将突破110亿大关。

110亿,在学界预测里这是地球人口的巅峰状态,随后人口数量会逐渐减少。

此消彼长。

“虚拟人数量未来将是人类的10倍”,在人工智能“小冰”的畅想中,虚拟人似乎才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

我们不能全然相信小冰的话,因为TA就是虚拟人的一员。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否认,这个“族群”正在逐渐渗透人类生活。

衣,直播间里虚拟主播接待你;食,虚拟代言人给你推荐汉堡套餐;住,某房企的虚拟员工拿下了最佳新人奖;行,虚拟人成了炙手可热的车模。

总之,近两年元宇宙的东风渐盛,把越来越多的虚拟人吹进了大众视野。

可人人皆识虚拟人,却不知虚拟人的真面目。客观而言,绝大多数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对虚拟人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字面之上。

是时候对虚拟人发出灵魂三问了:你是谁?从哪来?要到哪里去?

文:熊出墨请注意

他们是人吗?

什么是虚拟人?这是需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

然而,时至今日,行业仍很难找到一个统一且清晰的定义。

从应用角度出发,中信证券在产业研报中把虚拟人分为人格型和实用型两大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则将之分为身份型、服务型、表演型三大类,而天风证券重点强调了虚拟人、数字人、虚拟数字人三个不同的概念......

各有各的道理,共识未能达成。那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来看看当下正活跃的虚拟人都“长”什么样子:

 ➤ 首先是电商直播间里的虚拟人,一个人物形象站在台前,背后实际是一套智能客服系统。

原本与客户之间的文字交流,现在变成了从虚拟主播的口中说出。但凡多问几个问题就会发现,这类虚拟人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机械式地交互。

 ➤ 其次是短视频、广告片中的虚拟人,比如虚拟人圈内的顶流柳夜熙,前段时间为麦当劳拍摄广告片的希加加,他们往往现身于一段制作完成的视频作品中,与剧情之外的互动性基本为0。

 ➤ 最后是真人的孪生虚拟人,即把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实时映射在虚拟世界,如《头号玩家》电影里一样,无论从虚拟还是人的角度看过去,都最接近虚拟人的真正形态。

市面上的虚拟人大多跳不出三大范畴,基于此,我们对虚拟人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他们拥有两大基础特性,拟人化、虚拟化

与之对应,在国内动作捕捉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诺亦腾,其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犂向熊出墨表示,行业谈及虚拟人时,一般会从两个维度切入,“第一是有没有中之人,第二最终成品是实时还是经后期制作的。

这就延伸到了技术层面。

中之人,概念源自日本,意指虚拟人的背后操控者。通过中之人动作捕捉、表情捕捉、语音驱动等不同的实现方式,虚拟人的群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戴若犂表示:“有中之人的虚拟人可以进行相对复杂和及时的互动行为,而依赖状态机合成动作、合成表情或者人工智能合成动作的虚拟人,更多用于低频交互客户服务的场景,比如虚拟新闻主播念稿、播报。”

第二个维度,虚拟人的实时渲染和后期制作亦是技术路线之差。前者强调及时的虚拟化映射,后者则是影视制作流程。

落地应用时,不同的技术手段被按需使用。比如柳夜熙平时主阵地在短视频,通过剧情内容来强化虚拟人的身份标签。而当某些活动需要现身互动时,她也会亲临现场,前段时间她就与莫言同了台。

所以,就像现实世界中人类被分为不同人种,虚拟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界限。最典型的区别就是,有些虚拟人真的是人,有些则不是人。

这把火虚不虚?

面对虚拟人这一新兴“族群”,不知大家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前文有所提及,以电商直播间虚拟主播为代表的虚拟人,他们只是在熟悉的事物之上披了一副全新的皮囊,因而让人产生一种陌生又熟悉的矛盾感。

实际上,其他类型的虚拟人也是如此。比如柳夜熙、希加加,她们与特效电影里的阿凡达、阿丽塔之类的角色类似;通过动作捕捉等技术驱动的孪生虚拟人,也难免让人联想起iPhone 的Memoji功能。

号称来自未来数字世界的虚拟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

而这,也正是虚拟人虚火过旺的一个表现。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62.2亿元,其带动的产业试产规模为1074.9亿元。预计到20215年,两组数字将分别膨胀至480.6亿元和6402.7亿元。

规模大至千亿,不乏有人浑水摸鱼。

例如,戴若犂认为,“后期制作类的,产出完全没有交互的,目前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虚拟人。他们的产出方式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只不过现在各种技术更加完备,制作更加迅速。”

一位影视从业者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在剧本里你可以刻画任意角色,虚拟人也好、外星人也好,但也不是谁都能火起来的。”

柳夜熙所属公司创壹科技透露,团队为柳夜熙投入的成本在百万元以上,共160多人在为她服务。柳夜熙这个IP背后,是一个成熟的电影制作团队在支撑。

而之所以要费心费力包装虚拟人,目的只有一个——商业价值。

举个例子,某些娱乐公司近两年在花重金打造虚拟偶像,因为与真人偶像相比,虚拟人不会变老,可以无限分身同时进行多项工作,而且不用担心他会人设崩塌,更不会跟公司产生合约纠纷。

B站对虚拟偶像就颇为重视,自2018年开设虚拟主播版块之后,在该领域频频出手。2019年通过收购上海禾念拿下虚拟偶像顶流洛天依,2022年初又并购了一家专门研运虚拟偶像的公司。

虚拟主播、虚拟员工也是同理,国内一家提供虚拟人定制服务的企业的高管表示,他们公司的虚拟人已经在直播电商、秀场直播、在线教育、影视内容制作等场景应用,“虚拟人可以说是完全归公司所有。”

“柳夜熙的公司虽然说不走虚拟偶像这条路,但实际上在做的还是IP经济。而且,真人要和MCN分成,虚拟人的收入则全归公司”,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虚拟人现阶段的服务群体以B端客户为主。

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品牌聘请代言人,公司培育虚拟偶像、IP,还是活跃在屏幕里的新闻主播、带货主播,虚拟人的受众虽然集中在C端,但是幕后为虚拟人买单的无一例外都是B端企业主。

为B端创造价值,而C端受众的体验却没有实质性的提升,甚至某些场景下还不及真人。

比如某些淘宝店铺直播间里的虚拟主播,商家借此做到了24小时不停播,可对于用户而言虚拟主播就像是无情的读稿机器,把事先准备好的文案轮播,无法个性化地解答消费者的提问。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无法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当新鲜感一过,虚拟人这把火还能烧多久?

与元宇宙何干?

“如果说元宇宙是数字化的终极形态,虚拟人就是人这个主体的数字化。”

虚拟人产业从业者普遍认为,虚拟人相当于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在人类向元宇宙移民时,虚拟人就是大家的数字分身。

按照这一逻辑,虚拟人应立足元宇宙之上,可现在显然是元宇宙未至、虚拟人先行。在元宇宙连雏形都远未建成的情况下,架空的虚拟人已经开始“在线接单”,甚至造出了千亿的市场规模。

先后顺序倒置,依然要归结到虚拟人在C端用户的价值难以落地。

柳夜熙一夜涨粉百万,两个月粉丝规模破千万,毫无疑问是在元宇宙的风口之下,充分享受了流量红利。百度旗下虚拟人希加加成为麦当劳新品代言人,则是品牌看中了元宇宙的热度,进而把营销活动向虚拟人倾斜。

而正如前文所讲,目前的活动仍停留于B端客户。虚拟人,不过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数字打工人”。

艾媒在报告中提到的虚拟人带动的6402.7亿元市场规模,正是虚拟人在B端的变现。

虚拟人参与商业活动

一方面是传统的IP变现模式,借虚拟人、元宇宙的热度把粉丝规模做大,后通过品牌推广变现。去年5月份走红的AYAYI,在第二个月便接到了一线品牌的邀约,并且成功入职阿里,商业活动不断。另据业内人士透露,虚拟人界的前辈洛天依与品牌联动报价在150万元左右,代言价格达千万一年,出场费不输真人明星;

另一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虚拟人形象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能让虚拟主播、数字员工、虚拟偶像等新业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进而产生市场机会。

而从B端跨向C端,元宇宙的建成是一道硬性门槛。

元宇宙风口之下,虚拟现实产业向C端消费市场进军的脚步正在加速。

比如诺亦腾的入门级动作捕捉产品,每一次迭代都变得更加小巧轻便,部分业内人士已经将之视作消费级产品。

再如国内在虚拟现实领域已经坚持多年的企业STEPVR,逐步拥有了动捕、力反馈、万向跑步机等技术储备,元宇宙概念兴起后,近期其推出一款连接元宇宙的入口级新品,直接面向家庭用户。

IDC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到 1123 万台,同比增长 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突破年出货量一千万台的行业重要拐点。IDC强调称,2021年是AR/VR头显市场继2016年后再度爆发的一年。

一派欣欣向荣,但是,跨过门槛绝非易事。

《头号玩家》中的“绿洲”游戏

以《头号玩家》展现的场景为例,硬件层面需要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的设备,软件层面需要建成“绿洲”所代表的全民及应用,以及对应的元宇宙生态。

与元宇宙的概念提出者尼尔·史蒂芬森的描绘一致,那是一个真正可以让人在里面生活的数字空间。

客观而言,现阶段的硬件、软件发展水平依然难以与《头号玩家》、《雪崩》的设定相提并论。由此,大众向数字世界移民的共识无法形成,虚拟人普及的土壤无从谈起。

虚拟人虽然频繁现身,但是距离真正融进大众生活仍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最起码,在元宇宙成型之前,那一天不会到来。

因此,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接下来很长时间里,虚拟人都很难供C端直接使用,产业链上游的工具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他们的)服务主体仍然是以B端为主。”

写在最后

你是谁?从哪来?要到哪里去?

回到开篇的灵魂三问,此时答案已然清晰。

虚拟人是谁?之于普罗大众,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数字分身;

现阶段活跃的虚拟人从哪里来?他们更多是风口之下商业化活动的产物,就像是一位虚拟的打工人;

而虚拟人最终要去的地方,则是那个尚不知在何处的元宇宙。

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

谁也无法否定虚拟人和元宇宙所代表的数字化趋势,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眼下虚拟人和元宇宙的发展路径,是否与设想的数字化未来有所偏差?

如果路走偏了,何时回到正轨?

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本文由早VC·元宇宙世界为您分享,内容源于网络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zaovc.com/news/7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qq1234567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